很多人认为生命是命运决定的,不过新观念认为:性情决定选择,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要怎么改变?,选择决定了生命的走向。也就是说,如果你满意自己,就接受你的生命旅途,如果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就要改变,今天怎样做呢?
“1个人的性情决定他的际遇。如果你喜欢保持你自己,那么,你就无权谢绝你的际遇。”--罗曼·罗兰
愈来愈觉得,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“命运”.命运这个词看似太玄乎,其实在我看来,就是1种必定,1种在本身个性相对稳定、周围环境相对固定的条件下,做出某种选择或经历某种事件的必定。
如果感恩,那生活就常常充满欣喜与感动;如果细腻,那么心理上那些微小的美丽和幸福的发掘人好像非你莫属。
如果内向,那末在喧闹的场合,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要怎么改变?,或许你就注定有种融不进去而不能不与很多孤单相依为伴的感觉;如果外向,那么在外应酬即便让你疲惫,照旧是你的选择乃至谋生手段。
如果犹豫,那承受举棋不定的折磨或许是你的专利;如果爱抱怨,那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有没有数的愈来愈多的值得你抱怨的事;如果不够独立,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要怎么改变?,那在外1个人生活的时候,难受愁闷就几近是必定……推荐:暴露无遗的个性测试你敢做吗
“我们本身就是我们命运的缘由”。徐志摩如是说。
这些个性带来的结果,其实都是如此天经地义。这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1个道理。纵使是不好的不讨人喜欢的结果,也是真实地“应当”存在,由于造成这些结果的源头,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我更关注这些负面。好东西,我们只需享受不需多言;坏东西,我们常常不明不白地受折磨,需要弄清楚。
我们的悲剧,不在于那些坏结果的本身。而只在于,我们1方面没法改变那些坏结果的源头,另外一方面又对事实上是由自己酿成的坏结果的不服气。1个对世界充满怨恨的人看到的世界,仿佛也是对他充满不满。在他怨恨的想法没有改变前,如果他可以安然接受这个冷冰冰的世界的事实,其实1切就ok.可是,人都是那末不容易满足的,如果1个人对世界充满怨恨,常常是不容许这个世界对他有任何不满的。否则他会更加怨恨,从此开始恶性循环。
对结果希望完善,人之常情。可是,人之常情不等于事实必定。要做1个完善主义者,可以,条件是你自己也够完善。否则,1个纯洁的完善主义者就是1个可怜的自虐者。这样的结果其实也不太坏,如果有人喜欢自虐,宽容自虐,这也ok.怕的是,有的人受不了自虐,又想当完善主义者。那痛苦就是你的命运。再逻辑下去,如果你享受这类痛苦,这样的结果也不见得太差。可是,有几个人有这类境地的?
换句话说,在1时没法改变个性中不足1面的时候,如果我们可以对那些不足及其酿成的后果有个够宽容的态度,其实生活也能够对我们够宽容。犹豫的人,当又1次面临举棋不定的时候,想想,哦,这其实不过是自己的性情而已。多花点时间挑选、决定,那就多花吧,没甚么。这样自知弱点而对自己够宽容的生活,不见得太过不下去。暂时没法动摇不足的本源已够人忧愁,何必再苛求结果呢?
这类别样的宽容,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要怎么改变?,一样适用在对命运的态度上。命运不是我们要征服、对抗的对象,它其实1直伴我们而行。很欣赏《阿甘正传》那句台词:“他和上帝(命运)和解了”.有人会说,宽容像是1种让步的姿式。对,不过也就“像是”而已。宽容如武当太极拳,不像什么金刚拳铁砂掌那么铁骨铮铮,讲求的是以柔克刚。这里提到的宽容的条件,1是自知,2是面对:自知自己的弱点;面对自己的弱点暂时没有那么容易克服的事实。试问强顶着个穷架子说自己不向命运“投降”的人,有几个能真正自知?又有几个能光明正大地说:我可以面对?宽容不等于怯懦。能自知自己缺点并大胆面对由此而来的结果,这本身不就是1种巨大的勇气么?
简而言之,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要怎样改变这个问题的答案激素:先自知,再面对,用行动改变,用心态改进。你——会做到吗?
相关新闻
上一页:怎么控制自己的季节性烦躁症
下一页:女人好色源于童年缺父爱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