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暗示是心理学中很常见的1个名词,相信很多朋友对此也不陌生。但是很多人很容易将心理暗示和自我暗示混为1谈。其实这二者之间是有所区分的。那末,究竟心理暗示和自我暗示之间有甚么不同呢?
每当意志力(意愿)与心理暗示产生冲突时,获胜的常常是心理暗示。当冲突产生,你不但不能达成意愿,结果是,你越想背背心理暗示,就越得不到想要的结果。意志力越坚强,结果就越糟。下面我将举生活中的实例,向你证明该观点的的正确性。
失眠,这个例子最有力,说服力很强。如果失眠的人不想睡觉,也不费力让自己去睡,只是静静地躺在床上,1动不动,他很快就会睡着;相反,如果他非常想睡,努力去睡,结果会怎样,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有何不同?他越想睡,就越兴奋,想要的结果就越达不到。他本想睡的,却格外苏醒——你看到了,这就是意志力和心理暗示产生冲突了。越想睡越睡不着,估计每一个人都经历过。
心理暗示在与意志力的冲突中总是获胜,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有何不同。所以我说,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有何不同,心理暗示主导人类,而不是他的意志力或意愿。你必须明白,我们身上有两层自我:第1层是显意识,我们可以感知并意图志控制的自我;第2层是潜意识,另外1个自我,它与心理暗示直接相通,发出心理暗示。我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潜伏自我,就犯了毛病,由于正是第2个自我完全操纵着我们。
第2层面的自我操纵着我们,当两个层面的自我产生冲突第2个层面的自我常常获胜,所以,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操纵它,并通过操纵它来主宰我们自己。你能理解吗?由于这句话极为重要,完全正确,我需要重复1遍:正是第2层面的自我操纵着我们,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操纵它,并通过操纵它主宰自己。
现用戒烟的例子说明1下什么叫努力反向效应:越努力就越达不到目的。试图戒烟时,“戒烟”的“意愿”与“烟”的“心理暗示”产生冲突,通常的结果是:越想戒烟,你就会抽得越多。
所以,请不要用“没毅力”“意志力不强”等字眼来批评某些人!
所以,在生活中,我们适当的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会有很不错的帮助,但是如果1直依托这类方法激起自己的潜力的话,那末就会适得其反,不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,因此大家1定要多加注意,任何事情还是顺其自然就好。
相关新闻
上一页:巧用颜色可以驱赶坏心情
下一页:常数钱这种举动有益心理健康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