衰老实际上是1个正常的生理现象,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会经历过衰老的1个进程,但是很多人都惧怕衰老,由于那就意味着自己和年轻越来越远,而实际上怕老也是1种心理健康问题,那说明在生活中你还不太满意自己。
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人们对年龄的关注越来越强烈。不管年轻还是年老,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感叹自己“老了”。特别是年轻女性,仿佛1过30岁,就有1道无情的坎儿横在心中。近日,怕老是对自己不满意的一个表现,《中国青年报》发表1篇题为《不管年龄几何,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》的文章,其中提到,很多同学找不到当年的豪情,女生们乃至在讨论退休的打算。1时间,对年龄的心理感知这1话题引发热议。
国内某咨询公司调查了3000多名受访者发现,86.5%的人存在年龄恐慌,35岁左右的人最严重。他们自觉没法与有活力的年轻人竞争而耽忧前程,特别是女性纠结于生子和升职的心理冲突,进而产生“年华逝去”的危机感。心态年轻与否还体现在是否是愿意汲取新知识上。生活中很多老年人不愿学习新东西。即使学会用QQ、微信就能够拉近与儿女的关系,他们也总是以“老了,学不动了”来谢绝。
“人们在过了青春期后,就渐渐开始恐惧衰老。”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表示,年龄有生理和心理两种,心理年龄与所处环境有关。对自己年龄的感知就像1面镜子,反应出1个人所在社会的各个方面,怕老是对自己不满意的一个表现。
对中青年人来说,年龄渐大、容颜渐衰、事业未成,让很多人悲观、消极,乃至自卑、恐慌。对老年人来说,身体老化本来就让他们力不从心,退休引发的心理落差更使其萌发孤独、自卑、空虚、抑郁等不良情绪,对衰老的耽忧和恐惧也日趋增加。王国荣对此表示,年龄恐慌与社会变革大、知识更新快及物资主义流行都有关系,归根结底反应出躲避现实的心理。“现在很多人,总喜欢说如果自己再年轻多少岁就好了。实际上这是对现实、本身不满的1个借口。”
心理年龄折射出1个人的心态。因此,不管年龄多大,只要你希望去做1件事,比如继续进修、学习1门新技术、去幼年时向往的地方游玩,怕老是对自己不满意的一个表现,那就放手去做吧!
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,关于惧怕衰老的1个问题,小编是认为衰总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,所以我们不需要太过的担心和忧愁,在生活中注意做养生保健,也能够减缓衰老的症状,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。
相关新闻
上一页:生活中三大变态性格大揭秘
下一页:异性效应:**搭配干活不累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