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健康资讯

过于追求完美不是件好事!

2017-06-11 18:06:38 来源:
分享:

生活中完善主义者实在是太多,可是没有1件事情是10全10美的,人也是1样不能过分地要求完善,如果是这模样的话反而会让你频频出错,所以面对这模样的问题时候,我们应当及时去调解自己的心理状态。

“完善主义是1种流行病”,美国近日的心理学双月刊《本日心理学》上这样说。诚然,加快的社会节奏让人更加精益求精,过于追求完美不是件好事,但过度的完善主义却会弄巧成拙,让人焦虑懊丧而又难登成功之巅。

1方面,瞬息万变的时期困扰着家长们,让他们给子女的成功施加了更大压力,通过口头语言、叹息、沉默和皱眉等方式塑造出具有完善主义性情的后代。

另外一方面,这类个性反而让人僵化,失去了适应多变世界的灵活性,对不肯定的事物容易焦虑。

首先,完善主义者给自己定的标准常常高不可攀,因此注定收获无情的挫折,乃至沉醉在失败前的担惊受怕和失败后的悲观丧气中。

第2,高标准的人其实不都是完善主义者,完善主义的关键在于过分担心出错,认为任何1次表现都是自己能力和形象的全部体现。“哪怕遇到地震也绝不会不化装就跑出去”,他们千方百计躲避或掩盖毛病,也因此很难从自己的毛病和失败中得到成长和提高,比如1些运动员在上升时期就早早结束运动生涯。其实,越怕出错就越容易出错,心理学研究证明,过强动机会让运动员动作变形、学生记忆力降落。

第3,担心出错还可能演化成对自己行动的怀疑、不肯定感,从而重复无意义的动作、反复检查,这些都是逼迫症和广泛性焦虑的重要症状。

另外,完善主义者还跟周围人过不去。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高兰·沙哈认为,完善主义者通常先入为主地觉得自己比他人更能干,因此对人际交往感到厌倦,对他人和社会容易挑剔、敌视乃至攻击。古代诗人屈原的1生就颇具完善主义的悲情色采,他“怀瑾握瑜”,不屑与市井大夫为伍,“举世皆浊我独清”,最后对外界完全失望,只得怀石沉江。

其实,“完善”其实不等于“优秀”:前者是沮丧不成功,后者是享受成功。如果“完善”已成为你的束缚,记得常常复习不完善的好处。首先,转移注意力。在寻求“比较好”疲惫不堪时暂停1下,看场电影、打场球,再重新审视快乐的真正所在。其次,过于追求完美不是件好事,故意出错误。1向妆容完善的你可以试1次素面朝天出门:他人嘲笑你了吗?小视你了吗?新的感觉会给你新的思路。

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得出来1个过于寻求完善的人,他们1般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是非常的满意,可是在这类情况下他们做事情的时候,反而更容易出现毛病,因此小编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的对待自己出现的这类心理情况,注意调剂心理健康。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