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健康资讯

良性嫉妒心理是一种动力!

2017-06-06 02:05:00 来源:
分享:

妒忌的心其实每一个人都会有,但是就要看你怎样样去对待,你的妒忌是属于什么样的妒忌?由于有的时候妒忌是充满仇恨的,这样的妒忌其实不利于心理健康,但是还有1些良性妒忌是可以成为你的1种动力,让你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顺利。

许多电影、电视剧的剧情由妒忌推动,如宫廷剧《甄缳传》。美国作家约瑟夫·爱泼斯坦在《妒忌》1书中写道:“自豪和妒忌不分彼此,自尊心受挫会致使妒忌,正如失败后会心生恨意。” 现代社会强调竞争,加上社交媒体的突起,我们时时刻刻都能“窥伺”到他人的生活。谁都不免去想:“我要是也有那么1辆好车、能住那末大的房子、能全球旅行就好了。”我们乃至可能愤怒:为什么他们具有那末多好东西——美貌、地位、权利、爱情,我的那份呢?

论语有云: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,良性嫉妒心理是一种动力。”妒忌的产生与心理落差密切相干。人们常常使用“气人有,笑人无”来比喻某些爱妒忌的人。当现实与理想存在差距时,人会攀比,内心产生严重的不平衡感及对他人的反感,造成人际关系紧张。妒忌还与性情关系密切。1般来讲,低自尊者的妒忌心常常更强,高自尊者的妒忌心1般较弱。

妒忌的核心其实就是1句话:我不够好或我不如他人好。人和人就是相互照镜子,在1面“好”的镜子中,照出了自己“不够好”,那样的痛苦会直接激起“被抛弃,被疏忽”的恐惧感。

但是,妒忌是1种正常的情感体验,包括消极的气力(如痛恨、攻击等)和积极的气力(如强烈的占有欲和具有欲)。妒忌让人痛苦,是由于被恨意和攻击占用了大部份情绪。若把这些消极气力化为渴望和具有,就可以化妒忌为动力。

要克服自己的妒忌心理,首先问问自己:我比较的东西是甚么?我究竟想要什么?他人具有的其实不1定是自己想要的,良性嫉妒心理是一种动力,要学会接纳、尊重、欣赏和换位思考。其次要寻觅差距迎头遇上。1个人妒忌什么,就意味他的自卑感在哪里,也意味着自尊心在哪里,同时意味着寻求的目标在哪里。客观分析本身情况,认真反思他人的优势所在,自己需要怎样做才能到达那种水平。将注意力放在丰富本身知识、提高本身能力上,而不是靠妒忌把人拉下马。最后,用正当的方式宣泄情绪,如找家人或朋友倾诉;通过运动排解负面情绪等。更要看到本身具有的长处,发掘本身潜力,学会尊重自己、爱自己。

通过上面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得出来,妒忌其实就是1种正常的情绪,也是1种情感的抒发,但是要是你的妒忌已超越了1个范围,或显现出1种很大的占有欲,那末这类气度就会成为你人生中最大的阻碍。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