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影视剧中60岁的演员还在扮演18岁的小女孩,你是不是会觉得太装嫩呢?岁月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,很多人不服老,说话做事幼稚非常,给人的感觉只有两个字“装嫩”,其实装嫩也是1种心理疾病。
抱着奶瓶喝水,爱看动画片,化果冻妆,喜欢穿卡哇依服装,穿着可爱娃娃装,脚踩大头鞋的女生,手机上挂着1大串饰物,包上总是挂满小猫小狗,卧室放满毛绒玩具;说话嗲嗲的用叠字,“这个东西好好玩哦”、“你这个包包好漂漂噢”;假睫毛加超浓眼线、鼓着腮帮子嘟着嘴、瞪大眼睛1脸无辜表情……
愈来愈多的人喜欢“装嫩”,乃至年近30岁、40岁一样成了“装嫩1族”。放眼演艺圈,林志玲310好几了,依然1副“娃娃音”;刘晓庆,快60岁的人了,依然嫩劲10足。有资料显示,人群中有25%的人有非常突出的装嫩心理。
造成独生子女爱“装嫩”的缘由,装嫩也是一种心理疾病,家长为了孩子包揽1切。现在大部份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,从小到大父母事事都替他们斟酌好了。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养成了很强的依赖心理,孩子面对任何问题都需要父母插足,孩子缺少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,这些孩子身体虽在长,心理却1直没断奶,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还是小孩子,还需要周围人的庇护。
推荐浏览:当心短信电邮成为智商杀手
1些学生出现了不想长大的心理,他们怀念童年的无忧无虑、潜意识里谢绝长大。心理上的柔弱和不成熟是这部份大学生“装嫩”的主要缘由。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,为了回避现实、回避压力,潜意识里谢绝长大,渴望被保护,回避现实,不敢承当责任的1种表现。在现代都市里,愈来愈多成年人的心态就像那首《我不想长大》的歌里所描述的那样。装嫩是对年轻时光的留恋,她们是在寻求1种童年期的安全感,常常这类人不能接受现实中存在的压力,期待能像孩童时期1样能够得到他人的保护,是儿童期滞留的现象。对行事幼稚、谢绝长大,心理专家说,这实际上是1种被俗称为“成人幼稚病”的心理障碍,属于“彼得·潘综合征”的1种。
若是在面对巨大压力时,自己总想躲避,总想寻求避风港,总是以“我还小”之类的借口来回避困难、原谅自己的毛病,装嫩也是一种心理疾病,那就表示,自己在用外表的“装嫩”来表达“我还是个孩子”的心理,希望他人让着自己、宠着自己,这就是1种不健康的心理,这类装嫩就是1种病。
对喜欢“装嫩”的青年人来讲,这需要警惕,由于长时间的“彼得潘综合症”会使得他们的心理还表现免不了也有很多孩子的弱点,情绪化比较严重,情绪波动,很难为他人去思考,推敲问题极为简单,渴望被人接受又惧怕被人谢绝等;责任感差,依赖性强,心理脆弱,犹豫不决,以自我为中心,小家子气等。不但行事带有孩子气,渴望回归到孩子的世界,更有甚者,会沉溺于自己的空想,谢绝长大,这不但难以承当家庭责任,装嫩也是一种心理疾病,还使他们不会处理婚姻矛盾。这类心态发展到极端,就会变成畏惧责任、缺少自信。有1天,等他们突然明白生活原来其实不如想象中那么心满意足时,已太晚了。
成长是不可避免,必须要经历的。或许是不想面对成长带来的压力,不能以成熟的心态来面对。装嫩是1种心理疾病,更是1种躲避的行动。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心理健康,重视成长。
推荐浏览:6种不良性情影响寿命
相关新闻
上一页:当心短信电邮成为智商杀手
下一页:积极的人不易患心脏疾病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