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健康资讯

做饭背后存在的两大心理秘密!

2017-04-12 15:09:19 来源:
分享:

下班以后,小编常常在大街上看到1些手里面拿着快餐食品还不忘赶路回家的人,这样吃饭多不利于身体健康啊!为啥不回家做香喷喷的饭,反而吃这类快餐?如今,很多人非常不愿意做饭,乃至终年在外吃,做饭背后的心理秘密有哪些呢?

1、厨房是家庭教育中1个重要的多媒体室

有很多心理学者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远大而深远的,厨房就像1个多媒体教室,里面隐藏着各种文化,这里是家庭习惯的传承,夫妻、亲子之间的交换场,也是分享与互助的地方。专家认为:“如果儿时的家庭教育没有让我们意想到快乐、分享和烹饪带来的其他好处,那末成年后很难独自找回对厨房的热忱。”可见, 厨房教育是影响人成长的1种特殊教育。回想1下自己的儿时,是否是接受过好的厨房教育呢?现在不愿意做饭的,想一想自己儿时的经历吧!

2、做饭很需要他人的鼓励和支持

看到这1点的时候,是否是有共感呢?生活中我总会听到我的朋友或同事抱怨自己的男朋友或是父母。自己信心满满的走进厨房,忙了几个小时,有的都把手不谨慎割破了,然后端上自己做的饭菜,心里10分想要得到男朋友和父母的夸赞,最少不是打击。但常常都是灰溜溜的结束。“恩,行动很积极,但是烧的不行啊,有点咸。”“煮点饭都不行,你以后怎样嫁人啊!”“亲爱的,我不想打击你,但是这菜我真的吃不下,我们出去吃吧!”这些话熟习吧!虽然很多试吃者都不会直接说你,“但是”1词的出现就让你的信心1落千丈,这类情感负担和受挫感让很多人在相当长的1段时间内不会踏足厨房。所以,不论你身旁那个人做饭给你吃,不论好不好吃,请你1定要说鼓励的话,也许你的1句鼓励就能够让你以后吃到更加美味的佳肴。

不论是不会做饭也好,还是非常讨厌做饭也好,小编还是建议大家自己每天在家做饭。第1个缘由是现在食品安全问题使人堪忧,每天吃外面的东西,有很大可能会伤害到身体健康。第2缘由就是自己做饭,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,更能够增加1些生活的自信。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