恐婚心理究竟从何而来,上海男性初婚年龄平均为31.1岁,女性初婚年龄平均为28.4岁;北京初婚年龄男性为28.2岁,女性为26.1岁。那末,是什么缘由造成了这类现象呢?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10个缘由:
恐婚心理究竟从何而来1、恐惧家庭责任。有些女人本来有远大的志向,步入婚姻后,整天围着家庭、丈夫和孩子转,突然间变得眼光短浅。她们希望丈夫有更多的担当。她们不愿当“房奴”、“车奴”。处于弱权势的男人挣钱少,因此心理压力大,为回避家庭生活的责任,他们宁肯采取同居方式在1起,却对结婚的人生大事闭口不谈。
恐婚心理究竟从何而来2、恐惧失去自由。大多数女人骨子里还持着“妻弱夫强”的旧观念。再上媒体渲染“婚外情”、“出轨”、“小3”等字眼,让还没有走入婚姻的女人诚惶诚恐。男人如果结了婚,就会被老婆束缚,虽然爱着对方,自己就像犯人服刑1样失去了自由。
恐婚心理究竟从何而来3、恐惧不是真爱。成功的男人大都有车、有房、有存款。他们身旁其实不缺少美女,因此乐意与她们在1起消磨闲暇时光,恐婚心理究竟从何而来。虽然内心深处渴望爱情和家庭,但是拜金女和功利婚姻的现象深深的困扰着他们。惧怕对方只爱钱而不爱自己,坚信着“距离产生美”格言。
恐婚心理究竟从何而来4、惧怕失去爱情。有的女人想有个家、想过安稳的日子。由于自己的收入水平低,乃至自己养不活自己,因此惧怕结婚而失去丈夫的爱,宁愿马拉松式的恋爱,也不要“老婆”、“妻子”的名份。
恐婚心理究竟从何而来5、恐惧“女强男弱”。成功的女人经济上独立,恐婚心理究竟从何而来,1般社会地位都很高。很多女性具有自己的公司、房子、汽车。在物质上根本不需依赖男人,乃至在事业上超过男人。而“男强女弱”的定势思惟被大多数男人所接受,他们好面子,因此对那些“强女人”们望而生畏。很多成功的女性其实不是不想结婚,只是她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对象。
恐婚心理究竟从何而来6、女人好高骛远。有的女性与男朋友接触不久就成了恋人。由于期待1种完善的婚姻,即便是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,还是顾虑重重。因而在恋爱的同时,依然在身旁捕捉新的目标。但是,最后她们才发现恋爱的男朋友,1个不如1个好。因而,在取舍之间痛苦的煎熬着。7、彼此缺少信心。很多男人在事业上打拼只能保持1般的生活,或是事业刚刚起步。虽然说自己老大不小了,1想到赚票子、供房子的事情头就大了。事业不稳定,怕养不起家。婚后花钱太吝啬,婆媳关系也难处,肯定会由于家庭的杂事闹矛盾。因此,等到事业有成的时候,或是经济条件好的时候才斟酌成家。
恐婚心理究竟从何而来7、过于寻求浪漫。只有恋爱时,女人材可以每天在花前月下享受着甜蜜豪情。女人结婚了,每天面对的不光是自己的工作,还有柴米油盐和沉重家务活,公公和婆婆也会1心想要抱孙子。虽然说当妈妈是女人的理想和心愿,可就有1些女人不愿当“孩奴”。
恐婚心理究竟从何而来8、1心寻求事业。再有本事、再能干的女人,1头钻进婚姻的牢笼也将埋没于家长里短的杂事当中。她们惧怕耽误自己的工作,更担心自己成为1个彻彻底底的家庭妇女,她们宁肯牺牲爱情和婚姻,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事业。
恐婚心理究竟从何而来9、遭到父母影响。有些人从小在父母的争吵声中长大,目击家庭暴力,在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。特别是父母的离异,难以弥合做子女的心灵上的裂痕。他们认为结婚是在折磨自己,对婚姻的看法不再“神圣”,与其结婚,不如彼此相爱着,既不用担心爱情消失,又能趁着年轻的时候寻觅发展事业的机会。
恐婚心理究竟从何而来,有人说婚姻是爱情坟墓,也有人说婚姻就是1座围城。坟墓也好,围城也罢,恋爱的、结婚的**进进出出。当代年轻人恐惧婚姻,不论其背后现实缘由和社会因素有多么复杂,但这类现象绝对不是社会进步的产物,而是现代社会的1种心理疾病,也或多或少反应出人们之间信任危机。
相关新闻
上一页:各年龄段病态怀旧的心理表现
下一页:如何养护加班族心理健康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