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健康资讯

笔迹推断出人性格到底准不准!

2017-08-03 17:40:05 来源:
分享:

很多人认为字迹推断人的性情,但是目前还没有人得出明确的数听说明二者之间有必定的相干。倒是1992年,心理学家GeoffreyA.Dean对200余项关于字迹和性情研究进行了元分析(meta-analysis),发现字迹分析和性情的相干系数仅为0.12,也就是说字迹学准确预测性情的比例不到2%,笔迹推断出人性格到底准不准。所以得出的结论,其实字迹跟人的性情没有多大关系。


字迹推断出人性情到底准不准

既然字迹分析如此不准确,为什么许多人还愿意相信呢?

首先,笔迹推断出人性格到底准不准,字迹学的朴素思路逢迎了大众的思惟模式。性情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,但字迹学将抽象的性情特点和具体的字迹特点联系起来,通过语义联想建立起直观的对应关系,这套系统平易近人,能够满足1般人认识自我和他人的需求。

其次,在字迹分析实践中,字迹分析师常常会利用许多字迹之外的线索来做出推断,所以听上去好像有些道理。比如1些分析者会基于历史人物或当代名人的手迹分析他们的性情,讲得井井有条,但这类分析实际上是先了解了目标的性情特点,再把字迹特点套上去。另外书写的内容也会提供线索,比如1段非常哀怨的文字的书写者更有可能性情忧郁,这样的推论和字迹线索也没有甚么关系。如上文所述,在严格的科学检验下,分析师的准确率就和纯洁的料想差不多了。

最后就是著名的“巴纳姆效应”,也称为“福勒效应”。1948年,心理学家福勒通过实验证明,人们偏向于认为1些空洞的、笼统的描写特别符合自己,即使这些描述是随机选取的。星座、字迹学之类的伪科学都利用了这类认知偏差,它们给出的预测推论都是大而化之、广泛适用的,巴纳姆效应使得我们很容易接受这样的陈说,认为其有些道理。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