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健康资讯

人际交往过程的三种角色心态!

2017-07-27 05:39:00 来源:
分享:

在人与人相处进程中会遇到不同情势的问题。有这样1个例子:3个人合伙做生意,最后赔了,甲说:"都怨你们,没有真本事,和你们合伙真是倒霉!乙说:"我觉得这次赔本有几个缘由:

1是我们3人想法不1,劲没往1处使。2是工作上也存在1些客观阻力。"丙说:"都是我不好,我没干好工作,请你们原谅,我1定会改正,大家还是接着干吧。"

这段对话中,甲用尊长的口吻指责两位同事,明显是1种家长心态;乙非常冷静,像1个慎重、明理的成看人,属于成人心态;丙却像个小孩子,像作了错事1般,1个劲地求大家原谅,正处于孩童心态。

其实,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当中都存在着这3种角色心态。当我们处于家长心态时,心里便有"必须做甚么"、"应当做什么"的意念。处于成人心态时,我们显得冷静、理智、客观,既不挑剔他人,也不会冲动任性,我们很有主见,作事有计划,临阵不慌。而处于孩童心态时,我们则表现得感情用事,做事不斟酌后果,而且情绪不稳定,容易受影响。几近每一个人在与人交往进程中,都有过这3种心态,只是比重不1而已,人际交往过程的三种角色心态。

在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1些固定角色者。长时间处于家长心态的人很喜欢批评他人,或提出建议逼迫你接受,要不就是喜欢干涉他人的生活,把你当作小孩1样照顾。固然能长时间与之相处的只能是那些"毕生孩童"们。"终生孩童"是那些长时间处于孩童心理的人,就算活到5610岁,他们的言谈举止和思想行动等各方面都俨然1个小孩子。他们1般没甚么主见,凡事依赖他人的时候多,常常还不肯承当责任,人际交往过程的三种角色心态,做事流于冲动,生活上需要他人照顾和庇护。

在与人交往时,他们喜欢引人注意,赢得赞成。他们在生活中极少幽默,时间被安排得满满铛铛,与他们相处也是件非常乏味的事。其实人际关系主要在于本身的领悟,不但要了解自己还要了解他人是什么样的性情,才能更好的与他相处。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