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健康资讯

害怕说“不”的真实心理是什么!

2017-06-20 18:11:01 来源:
分享:

很多时候我们对1些人和1些事情,即便自己非常不愿意,但是也不能够轻易的说出不字,也能够说是惧怕说出口,而事实上惧怕说不,实际上是1种心理体现,那么下面我们就去详细了解1下惧怕说不的心理是什么?

厚重而脆弱的自尊。太重的自尊来自东方哲学熏染,中国佛、儒、道家文化是有厚重耻感内涵的,如“3纲5常”“厚颜无耻”“恬不知耻”“知耻近乎勇”(孔子),“无羞耻之心,非人也”(孟子)等文化,造成了中国人高度重视做人的“礼仪、节气”,高度重视人的“脸面”,这些文化深深影响着1代又1代人的思想和心理。

而现代社会依然很讲求“面子工程”的。可以说“人活1张脸,树活1张皮”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情结。中国文化中“面子”的唯一含义是:他人眼中的我,即你做任何事情要顾忌面子、做得体面,不能让他人在背后戳你脊梁骨,你得顾忌自己的行动对他人的影响,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。

这是文化所构成的人际行动规范,本质上是人的自尊需要。只是耻感文化对有些人而言,构成了束缚他内心的桎梏,或说,有些人由于个性脆弱、内心自卑而在1个讲求面子的文化环境里很不自由,备受人际焦虑折磨。

这类人是活在他人的印象中,害怕说“不”的真实心理是什么,其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他人评价上的,害怕说“不”的真实心理是什么,其个性决定了他在人际交往时,会高度关注他人的行动反应,包括他人的需求。如果他在乎了他人和满足了他人,自然会获得他人的好感,好的态度和好的评价,自己就会感觉被重视,觉得自己做得很对,很有成绩感!

这类自我肯定来于他人肯定的人,是没法在他人眼前给予否定的,即惧怕说出“不”的。由于对他人否定,就意味着对自我的否定,这会断绝看清自己是谁的被肯定来源(给自己评价的客体)。所以,他在对他人有求必应的“讨好”中,充分感到自我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。

由于“讨好”是以压抑自我为代价,他必定会逐渐感觉是在为他人而活,会逐渐产生谢绝他人的欲望,但他欲拒不能。由于他内心的弱小与不安全感,使他无力承受“万1被谢绝”的后怕,他潜意识的“讨好”愿望,使他还不愿丧失他人的好评和好感,惟有“讨好”能感觉自己是好人,也唯有实现“讨好”才能免除他社交中的焦虑,害怕说“不”的真实心理是什么。

固然他的心理现实是,要末顾了自尊(面子)委屈了内心自由,要末顾了内心自由而伤了面子(自尊)的矛盾冲突。但1般情况下,他宁愿忍辱内心而不愿丢失面子。看看那些吃酒席的人就知道“面子”何等利害:本来不胜酒力,但为了在朋友中撑面子他可以“宁伤身体不伤感情”,可以豪情壮举到玉山颓倒,乃至肝硬化、肝坏死。中国的酒文化就足以说明人际社会中人“谢绝”人难啊。

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惧怕说不的人的1个心理介绍,其实从这些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,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现象,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影响,所以小编是希望大家都能够正确的对待这个问题。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