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健康资讯

口头禅潜藏什么样的心理?!

2017-04-12 15:09:21 来源:
分享:

在平时,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口头禅,这些口头禅完全是无意识的情况下脱口而出,有的人口头禅是1个字两个字,有的人口头禅是1句话。不论是哪种,从心理健康方面来讲,其背后都隐藏着1些心理问题。

口头禅隐藏的心理问题

口头禅究竟是怎样构成的?为何人1旦有了这个习惯,就像上瘾1样,常常脱口而出,不能自制?“其实,口头禅本来是个贬义词。”专家指出,它原指1些没得道的和尚,常把1些玄而又玄的禅语挂在嘴边,装做好像得道了的模样。在现代社会,它也应当包括1定的贬义。“口头禅不但让语言变得啰嗦,好像长了个瘤1样,更重要的是,有些口头禅背后隐藏着1定的心理问题。”专家认为,从平时的视察来看,也是负面和中性的口头禅占绝大部份,积极向上的口头禅所占比例较少。1种口头禅代表了1个群体的社会心态。她分析,说口头禅的人以30岁以下的人为多,说明现代社会的多元性让他们的生活与思考都处于1种疏松、不成熟的状态,却不能不面对突然增加的社会压力,只好通过口头禅等方式来释放与宣泄。像“无聊、没意思、愁闷”等口头禅,典型地反应了这样的心理。专家回想,上世纪60年代,最流行的口头禅很多都是积极向上的,比如“面包会有的”。这句来自前苏联电影《列宁在10月》的台词,成为当时绝大部份年轻人的口头禅,鼓励了1代人克服困难、积极向上。“如果用‘大众’和‘有理想’来定义那个时期的年轻人,现在的年轻人则可定义为‘小众’和‘无理想’。”专家说,这是致使出现积极和消极两种口头禅的根本缘由。

消极的口头禅对个人来讲,或许能到达1种心理宣泄的作用,比如说1句“有病”或“没意思”、“愁闷”,心里会舒服很多。“但这些负面口头禅带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,会影响身旁人的情绪。”黄悦勤指出。而中性的口头禅,比如“随意”、“不知道”等,专家认为,其实反应的也是放弃自我选择、消极谢绝等心态。喜欢说“随意”的人,常常是爱随大流、不能为自己做主的人。“随意”隐藏着“错了别怪我,和我没关系”这样推辞责任的潜台词。不管他人问甚么,都先回答“不知道”,一样是缺少责任感的表现。还有些中性的口头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,比如“然后”、“嗯”、“这样”等,专家建议,能不说也比较好别说,真正好的语言是干净、符合逻辑、准确、客观的,加进琐碎的东西,不但让人听了不舒服,也是对语言的污染。

如果各位网友都能够在生活中更仔细1些,更擅于发现心理方面的问题,不光是帮助了自己,还可能会帮助到他人。如果你有口头禅,如果是1种语言污染,建议还是抓紧改掉这个毛病比较好,否则会影响到自己与他人的良好交换。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