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音乐会改变口味?可能听到这个问题,很多人都会觉得奇怪吧,食品本身的味道,为什么会被音乐所改变了,其实这里所说的改变,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把食品的味道改变,而是音乐对人们的1种思想和情绪的调动。
据英国《逐日邮报》4月5日报导,英国牛津大学的行动心理学家查尔斯·斯彭思发现:听合适的音乐能增强某些食品和饮料的味道。
例如,听甲壳虫乐队的音乐有助于享受鱼肉和炸薯条晚餐;帕瓦罗蒂所演唱的《今夜无人入眠》与咖啡的苦味或巧克力慕斯的甜味构成了完善映衬;音调较高的钢琴曲《纽约的秋季》有助于强调南瓜布丁所带有的秋季的味道。
这类所谓的“音乐调料”也适用于葡萄酒;如果播放的音乐搭配适合,它能让饮酒者的酒量增加15%以上。
查尔斯教授认为:耳朵会下意识的与味蕾通话;虽然音乐其实不能构成口腔中的味道,但它却会在脑海中提示人们注意相互竞争的食品(或饮料);这就是所谓的“音乐调料”。
人们会偏向于把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味道匹配起来。例如,酸味与高音相匹配,甜味与丰富的音色相匹配,苦味与低沉的曲调相匹配,而咸味最难被声音所体现,音乐竟能“改变”食物味道。
在实验中,查尔斯教授给了参与者两块相同的巧克力,要求他们边吃边听不同的古典音乐。当音乐带有忧郁色采时,音乐竟能“改变”食物味道,人们会将巧克力描写为苦味更浓;而当播放欢快的音乐时,人们会将巧克力描写为甜味更浓,音乐竟能“改变”食物味道。
通过上面的内容介绍,那么大家就应当知道,所谓的音乐可以改变食品味道,究竟是怎样回事了吧,所以我们在了解了这些心理健康常识以后,在饮食上我们就要学会利用音乐,这样就能够提高自己的饮食愿望,让自己吃得更香。
相关新闻
上一页:失落寂寞会通过各种方式传染
下一页:为什么说坏话会让心情变好?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