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完善的事太少,我们不能什么都想要。寻求完善是没错,但是对寻求完善过于执着就会出现问题。处事过于寻求完善,就会对1些本来已做得很不错的事吹毛求疵,乃至会闹出弄巧成拙的笑话,何必来哉。
首先,完善主义者给自己定的标准常常高不可攀,因此注定收获无情的挫折,乃至沉醉在失败前的担惊受怕和失败后的悲观丧气中。
第2,高标准的人其实不都是完善主义者,完善主义的关键在于过分担心出错,认为任何1次表现都是自己能力和形象的全部体现。“哪怕遇到地震也绝不会不化装就跑出去”,他们千方百计躲避或掩盖毛病,也因此很难从自己的毛病和失败中得到成长和提高,比如1些运动员在上升时期就早早结束运动生涯。其实,越怕出错就越容易出错,心理学研究证明,过强动机会让运动员动作变形、学生记忆力降落。
第3,担心出错还可能演化成对自己行动的怀疑、不肯定感,从而重复无意义的动作、反复检查,这些都是逼迫症和广泛性焦虑的重要症状。
另外,做事情不能过于追求完美,完善主义者还跟周围人过不去。完善主义者通常先入为主地觉得自己比他人更能干,因此对人际交往感到厌倦,对他人和社会容易挑剔、敌视乃至攻击。古代诗人屈原的1生就颇具完善主义的悲情色采,他“怀瑾握瑜”,不屑与市井大夫为伍,“举世皆浊我独清”,做事情不能过于追求完美,最后对外界完全失望,只得怀石沉江。
人生如意之事,10有89,你就要偷着笑了。万事万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,过于寻求完善,在他人眼里,就是1根筋,存心挑刺。这类人也容易遭受挫折,如果心理承受能力不行,心理健康就易受影响,乃至引发心理疾病。
相关新闻
上一页:维护婆媳关系的三大法则
下一页:聪明儿媳 用宝宝化解婆媳僵局
相关问答